养老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太阳郄穴。位于前臂伸侧,腕后1寸,以掌向胸时,当尺骨茎突桡侧缘上方之骨缝中。另说“阳谷后一寸五分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):“去阳谷一寸二分,行向外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手背支的吻合支,前臂骨间背侧动、静脉的末支及腕静脉网。主治目视不明,肩、背、肘、臂臑痛等。直刺0.5-0.8寸。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养化廓
眼之八廓名称之一。系据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。古籍认识尚不一致。如①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认为此廓为风廓,属胆、胆立长养化育,故名养化廓。
②《审视瑶函》认为此廓即巽廓,络中焦,分气以化生,故曰养化廓。
③陈达夫《中医眼科六经法要》则认为“离火名养化廓,盖以小肠者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……”参见风廓条。
养肝阴
治疗学名词。指一种滋阴法。治疗肝阴亏虚的方法。因肝肾同源,故本法又类同于滋养肝肾。但滋肾药多质腻味咸,养肝药则多为酸甘化阴,常用枸杞子、女贞子、白芍、旱莲草、五味子、酸枣仁、萎蕤、桑椹等药。
养病院
宋代医疗机构名。北宋大中祥符二年(公元1009年)七月,“初置养病院”,为穷苦人民治病。
《养病庸言》
养生学著作。一卷。清·沈子复撰。刊于1877年。本书对于养病的方法提出了“六务”,即:知(病因何起)、忘(勿记在心)、拒(嗜欲勿肆)、看(置身病外如看他人一般)、耐(忍耐)、调燮(指思欲、饮食、起居诸事项)和“六戒”,即:味、尤、迎、忽、愤、糟塌。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现存清刻本。
养
①供养,给养。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:“五味入口,藏于胃,以养五脏气。”
②保养。《素问·八正神明论》:“不可不谨养。”
③养育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主生长养万物。”
④调养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,谷肉果菜,食养尽之。”
⑤积畜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夏三月……养长之道也。”
仰月内障证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如银内障的早期证候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瞳神下半边,有白气隐隐一湾,如新月仰而从下生向上也,久而变满,为如银内障。”参见如银内障条。
仰息
病状名。指仰面喘息。《素问·缪刺论》:“邪客于足太阴之络,令人腰痛,引少腹控(月少),不可以仰息。”
仰顶生
产位名。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:“名仰顶生者,谓额角已露,顶却向后。”即现代称之额先露。
烊化
煎药方法之一。指胶质或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,如阿胶、饴糖、蜂蜜等,容易粘锅煮焦,且易粘附他药而影响药物有效成分溶解。故应在其他药煎好后,才放入去渣的药汁中微煮或趁热搅拌溶解。
《疡医证治准绳》
外科著作。六卷。一名《疡科证治准绳》、《外科证治准绳》、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,简称《外科准绳》或《疡医准绳》。明·王肯堂撰。本书系汇集整理前代外科著作的一部较系统的著作,为《证治准绳》的第四部分。卷一总论痈疽病源、诊治大法等;卷二为溃疡、久漏及痈疽所兼诸证;卷三-四分论身体各部的痈疽证治;卷五为外科及皮肤科杂病证治、如诸肿、时毒、流注、杨梅疮、丹毒、包白癞、疥、癣、瘿瘤等;卷六损伤门,为正骨、金伤等病证治。本书详细分门、广收方剂,并多注明出处。对外科临床和研究均有一定参考价值。现有明刻本、清刻本、上海图书集成印书局铅印本。《证治准绳》影印本。
疡医正
古代医官名。我国在后周时期曾设有疡医和疡医正等医官,其职责均是专门治疗疮疡、折伤等病证。疡医正位在疡医之上。
《疡医大全》
外科著作。四十卷。清·顾世澄撰。刊于1760年。本书分类汇集自《内经》以来历代的外科著作。内容除全身各种外证外,还包括脉诊、内景图说等项。有图有文,并注明出处。是一种资料比较丰富的外科参考书。现存多种清刻本、石印本。
疡医
古代专科医生名称之一。“疡医”一词始见于《周礼·天官》。当时将医学分为食、疾、疡、兽四科。疡科的医生名曰疡医,是治疗肿疡、溃疡、金疮、折伤等外科疾患的医生。后周时也设有疡医一职,其职责也是专门治疗疮疡等病。
《疡科选粹》
外科著作。八卷。明·陈文治撰。刊于1628年。本书系精选历代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临床经验编纂而成。包括外科、皮肤科、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共分111篇,所载方药多切于实用。本书除一般坊刻本外,另有徐大椿的评点本。现存明清刻本。
《疡科心得集》
外科著作。包括《疡科临证心得集》三卷及《疡科心得集汇方》一卷。清·高秉钧撰。刊于1805年。本书记述作者治疗外科病的临床经验心得,特别对于各种不同的外科病证的辨证有较详细的阐述和发挥。书末附有《家用膏丹丸散方》一卷。是有清一代三大外科学派中颇具影响的外科代表作。在我国外科发展史上也起到重要作用。现存清刻本。
《疡科纲要》
外科著作。一卷。张寿颐撰。首先总论外疡的辨证、辨脉及治疡各类方药;其次为治疡验方、止血方及五官科病证验方,内容简要实用。现存石印本,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
疡
病名。体表痈、疽、疮、疥、癣溃烂者统称之名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疡,头疮也。”《左传》襄公十九年:“生疡于头”,此之谓头部创伤为疡;《周礼·曲礼》:“身伤为疡。”则指的是身体伤者,均可称之为疡;《周礼·天官篇》郑注文:“疡,创痈也,”如此,疡又泛指一切脓肿;《释名》:“秃,无发沐秃也。毼,头生创也,头有创为疡,毼亦然也。”此处更强调了头部感染中之秃疮亦称之为疡;《素问·风论》:“肌肉愤(月真)而有疡。”考愤字作积,(月真)字作胀,而愤(月真)是积结肿胀,意即积结肿胀者皆可称之为疡。因此,中医外科学也曾被称之为疡医科。外科著作也有疡科为名者,如《疡科心得集》,外科医生也被称之为疡医者。
杨云峰
清代医家。江苏吴县人。精于医,对诊断法研究较深,着《临证验舌法》行于世。
杨元禧
唐代医生。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县)人。善医,武后时任尚食奉御,深得武后之信任。
杨毓斌
清代医家。字爵臣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因父母多病,而后父弟俱为庸医所误,而矢志学医,遂精于脉理。善辨证,用药多遵药方,疗效卓著。其经验整理成《治验论案》,现有石印本行世。
杨玉干
清代医生。山西永济人。精于内科,尤擅长于脉理诊病,可预卜病之吉凶,效验神速,人皆称之。
杨用道
金代医家。里居欠详。尝任儒林郎,汴京国子监博士。平时多留心医药。尝于辽干统年间(1101-1110年)获一《肘后方》之善本。后从《证类本草》中摘录其附方,加以分类,附于《肘后方》之后,名为《附广肘后方》,由国子监刊刻。
杨耀祖
明清间医生。字丕显,山西平定县人。师事经健阳,得其传,后成名医。与名医傅山友善,傅山有疾皆由其调治。后徙居京师,名噪遐迩。
杨颜齐
宋代(?)医家。履贯欠详。着《灸经》十卷,未见行世。
杨璇(1706-1795年)
清代医家。字玉衡,号栗山。河南夏邑县人。幼而聪颖,博闻强记,初习儒,后改攻医。于伤寒、温病皆有研究。着有《伤寒瘟疫条辨眉批》、《温病条辨医方撮要》。现有多种刻本问世。
杨玄亮
唐代医生,早年尝从良师学医,尽得其传,善治一切痛症。曾以刀割法治愈一背痈,肿大如拳,竟于刀后数日平复。
杨玄操
唐代医家。一作杨玄,里居欠详,尝为歙州县尉。精于训诂及医道,对吴太医令吕广所注《难经》不甚满意,遂重新予以疏注,附以音义,明其大旨,经十年之功,着成《黄帝八十一难经注》惜后佚,其内容可于滑寿之《难经集注》中窥知。另尚着有《黄帝明堂经》,现存残卷。还有《素问释音》、《黄帝明堂经注》、《本草注音》等,均未见传世。
杨小谷
清代医生,江苏东台县人。系当时江淮一带名医,为“淮扬九仙”之一。
杨熙龄(?-1919年)
近代医家。字铸园,一作着园。山东乐陵人,后徙居北京大兴。有医名,经验丰富,撰《着园药物学》、《着园医话》。其药物学颇有特点,以炮制失宜、流传失真、杂说三大类论述,其所制之鼠疮膏、驱风药酒,皆甚受欢迎。尝主张“取缔西医”,亦显示其片面之观点。
杨希闵
清代医家。字钱佣,号卧云居士。江西新城县人。尝着《伤寒论解略》,系辑集历代各家对《伤寒论》之注释;另又取伤寒学名家如黄坤载、柯韵伯、徐灵胎、尤在泾等之伤寒方解方注,加以总括,成《伤寒论百十三方解略》,并扩大至《金匮要略》方,依例撰成《金匮要略百七十五方解略》。尚有《盱客医谈》等,刊行于世。
杨希洛
明代医家。履贯欠详。尝与夏惟勤对元代之医着《明目至宝》一书(作者欠详),进行考订。并着有《本草经解考证》,未见行世。
杨文修
南宋医家。字仲理,号佛子,诸暨(今属浙江)人。淳厚孝笃,初习儒,以母病久治不愈而习医,研究精深。朱熹闻其名,尝与之促膝通宵恳谈。着《医术地理拨沙图》。
杨炜
清代医家,江苏常州人。生平欠详,着《方义指微》,现存有刻本。
杨天惠(1048-1118年)
宋代医家。字佑父,郫县(今四川郫县)人。元丰间进士。尝任彰明令。着有《彰明附子传》,简称《附子传》,详论附子的药性、栽培等,现有刻本行世。
杨体仁
清代医家。字生庵,四川渠县人。精于针灸术,着成《针灸心法》一书行世。
杨倓(约1120-1185年)
南宋医家。字子靖,崞县(今属山西)人。尝官至户部员外郎、枢密使、昭庆军节度使等职。其父杨存中好收单验方。倓以其所集之方约千余首,辑为《杨氏家藏方》,现有多种日本刻本行世。
杨太仆
唐代官吏。知医。佚其真名。履贯欠详。尝着有《太仆医方》一卷,早佚。
杨损之
唐代医生。履贯欠详。尝任润州医博士,兼节度随军。精于医药,鉴于历代本草皆较繁复,遂着《删繁本草》上卷,惜未见传世。
杨四知
明末医家。大梁(今河南开封)人。官至文林郎,于巡抚福建时,见当地多蛊疾,民深受其害,遂辑《惠民正方》一卷,未见行世。
杨守敬(1839-1915年)
近代医家。字惺吾,号邻苏。湖北宜都人。尝任职于清政府驻日使馆。曾辑印日本丹波氏所纂《聿修堂医书》及《聿修堂医学丛书》(又称《聿修堂丛书》)。
杨守吉
明代医生。南都(今江苏南京)人。为正德、嘉靖间(1506-1556年),南都一带精于伤寒科之名医。
杨世芬
清代医生。字菊农,里居不详。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,兼上药房值宿司药官。
杨世葆
清代医生。字心源,里居欠详。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,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。
《杨氏提纲医方纂要》
医方著作。又名《杨氏提纲》、《杨氏提纲全书》。四卷。清·杨旦升辑。刊于1728年。本书系摘取《伤寒论》、《景岳全书》、《本草纲目》有关内容,分门类编而成。卷一记述阴阳五行、四诊等;卷二-四按伤寒、妇科、儿科、外科分证辑方,附加减法、简便方、救急方。现存3种清刻本及1931年石印本。
《杨氏家藏方》
医方著作。二十卷。宋·杨倓撰。刊于1178年。本书为作者将其所收藏的方剂汇编而成。内容包括诸风、伤寒、中暑、风湿、脚气等共49类,1111方。其中多属宋代医家常用的一些成药处方。现存日刻本,日抄本。
杨士瀛
南宋医家。字登父,号仁斋,怀安(今属福建)人。世医出身,因恶庸医误人,遂矢志习医,遂精于医。长于著述,撰有《仁斋直指方论》、《伤寒类书活人总括》、《仁斋小儿方论》。后书一作《婴儿指要》,分门列证,析方论治;《伤寒类书活人总括》则据证以定方,并有歌括附于每条之前,便于记诵。《仁斋直指方论》则以明白浅显、寻踪以示的内容,专述内科杂病辨证施方,除录自诸家之说以外,尚有其本人长期临床实践之经验。此外,尚有对脉学方面的论述,已不存。前三书合称《杨仁斋著作三种》,有刊本行世。
杨时泰
清代医家。字贞颐、穆如。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嘉庆己卯(1819年)进士。尝任山东莘县知县。工于医,于周慎斋、张璐等之医书、医理,均极推崇。精于脉诊,以之断病情,测病之寒热、虚实。处方仅数味,即可奏效。后得到刘若金《本草述》,对之进行深研,历六年而自撰《本草述钩玄》三十二卷,现有刊本行世。
杨上善(585-670年)
隋唐间医家。其里居欠详,尝先后任隋太医侍御、唐太子文学、太子司仪郎。精于医,诊疗无不愈。于《黄帝内经》深感兴趣,研究颇深。尝效法皇甫谧,对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加以重新编排、注释,成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三十卷,此为最早之《内经》注本,有甚高之文献价值。又着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》,系针灸经穴方面之专着,在唐代影响很大,被定为必修课本。前书佚其中七卷,后书则仅存一卷残书。
杨润
清代医家。字浣亭,山东历城人。精于医术,治病辄效,活人无数。曾与曹施周合刻《遵生集要》,又称《醒医六书》现有多种刻本行世。
杨瑞
明代医家。关西(今属陕西)人。学医时凡有所得,即汇成帙。后获张子麒所著之《经验秘方》,李文敏之《经验药方》,加以合编,并附以自撰之《方外奇方》、《极效数方》,名《良方类编》,现有刻本行世。
杨日恒
清代医家。字立方,江苏吴县人。通医,尝着《伤寒论附记》论文,刊于《吴医汇讲》。
《杨仁斋著作三种》
医学丛书。宋·杨士瀛撰。包括《伤寒类书活人总括》、《仁斋直指方论》、《仁斋小儿方论》三种。各详本条。
杨清叟
元代医学家。禾川(今江西吉安附近)人。精医,尤擅长外科。尝着有《外科集验方》,一作《仙传外科秘方》,专论痈疽诸症。后由其后代辗转由萧倪刊印之。
杨起
明代医家。字文远,生平欠详。着有《简便单方》、《名医验方》,未见行世。
杨岐正
清代医生,山西荣河县人。精于医术。医德高尚,凡延请者,不顾风雨,不避寒暑,每遇贫病者,辄以药物赠之。
杨溥
明代官吏(1372-1446年),字弘济,石首(今属湖北)人。尝官至太子洗马、翰林学士等职。平时留心医学,尝辑《用药真珠囊括》,未见行世。
杨木接骨
医疗技术名。古代用杨树枝移植粉碎骨折部以帮助断骨接续之技术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一。文献记载或民间传留有使用杨木或柳枝接骨者。该者适用于粉碎骨折,患者骨折之两断端缺损难以为续者,手术者取杨木、柳枝植于两断端之间以为桥梁,促进其愈合。1958年曾用动物实验方法加以验证,证明杨木等接骨之效果,即有成功的报道,也有失败的报道,但其结论均为“不如骨移植”,不宜在临床推广。
杨梅痔
病名。痔形之若杨梅状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形似杨梅,只痒不痛,干燥无脓,此梅毒将发之候也。”治宜选服如圣散,再服托里解毒汤之类。
杨梅癣疮
证名。梅毒疮之形如癣状者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证见其形如癣,皮肤干燥,瘙痒,若破溃则流血水,淋漓难愈,气味臭秽。外治可用鹅黄散敷贴。
杨梅瘟
病名。瘟疫的一种。遍身紫块,发疮如杨梅状的瘟疫病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:“杨梅瘟,遍身紫块,忽然发出霉疮是也。”治宜清热解毒汤下人中黄丸,并刺紫块,令出血。参见瘟疫条。
杨梅圈
证名。杨梅疮之证形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圈疮,其形状之大小不一,有二三相套为状者,色红作痒。
杨梅漏
病名。肛门部漏外口肿起如杨梅状者。见《外科十三方考》下编:“此症生于肛门周围,时出腥水,不甚疼痛。”治宜内服活血化瘀,祛风止痒之剂。外宜熏洗坐浴疗法,或挂线、手术治疗。
杨梅结毒
病名。梅毒疮病晚期并发内脏病证者。见《霉疮秘录》,又名杨梅痈漏。多因梅疮毒邪侵入四肢骨关节,或走窜经络脏腑而致。证见杨梅疮证之晚期,临证出现筋骨疼痛,结肿块状物随处可发,其皮色多如常,其肿块破溃者,色呈紫黑,腐臭之气味不堪入鼻。若治不愈,则可引致脑顶塌陷,鼻骨溃烂崩倒,唇缺,咽喉穿烂,手足拘挛等证。治宜清血解毒。内服搜风解毒汤;若遍体溃烂,筋骨疼痛,内服用仙遗粮方。外敷宜解毒紫金膏。相当于晚期梅毒,现已罕见。
杨梅喉癣
病名。系指杨梅疮毒上冲,结于咽喉至喉间溃烂作痛,口出臭秽之气,经久不愈的疾病。《医贯》卷三:“荜薢散,治杨梅喉癣。”本病乃今之咽部梅毒或喉部梅毒。
杨梅毒喉
病名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二。系指面目口鼻皆烂,痒且痛,饮食妨碍,其状如石榴去皮,其色淡红而通亮,无涎丝,无垢腻,日久糜烂,苦不堪言的疾病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参见杨梅喉癣条。
杨梅痘
证名。梅毒病病程发展中之一种形如赤豆之证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痘子。因其形状如赤豆,嵌于肉中,质甚硬而坚。证治参见杨梅疮等条。
杨梅疔
病名。疔肿之形若杨梅状者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证见其疔肿色暗黑紫,如熏梅状。若因梅毒而起者,证治参见梅毒疮条。
杨梅丹毒
病名。系指今之梅毒性咽炎、喉炎。《喉科金钥》卷下:“风火喉痹肿痛,……及杨梅丹毒,上攻咽喉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。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。
杨梅疮
病名。因感染梅毒而引致的一种全身性疾病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六。又名霉疮、广疮、时疮、棉花疮。多因气化(间接)传染和精化(接触)传染而发。证见:先出现下疳,或见有横痃,继则发杨梅疮。发病前,多见有全身性发烧,头痛,骨节部位酸痛,咽干喉痛,并逐渐出现皮表病变。发外阴部皮肤先起红晕,后即见成斑片者,名杨梅斑;有形如风疹者,名杨梅疹;若其状如赤豆,嵌入肉内者,则名杨梅豆;若疹粒破溃,肉反而突出于外者,更名翻花杨毒。严重者,其毒侵及骨髓、关节、内脏,则统称之为杨梅结毒。治宜清血解毒。传统多选用杨梅一剂散,或用土茯苓合剂内服,外用可选鹅黄散调敷其疮疡。即梅毒。证治还可参见各有关条。
杨龙九
清代医家。字鸿山,锡山(今江苏无锡)人。精医,尤擅长于喉科,著作甚多,其中有《囊秘喉书》二书行世。另有《喉科直诀》、《咽喉急症秘书》、《喉科七种》(内有《喉科秘方》、《喉科秘本》、《喉科要领》、《喉科抱珍集》、《曾氏世传喉科》、《喉科秘方二集》、《喉科全部》等,现存有抄本。
杨康侯
宋代医家,字子建,青神(今属四川)人。自幼读书勤奋,精通医理,对古代歧黄之学,常能融汇贯通。尝以前代除王冰一人而外,于五运六气之道通之者极少,为彰其理,着《杨子护命方》、《通神论》等书以阐发之,均未传世。另撰《十产论》,对妇女之横产、倒产、坐产、碍产诸证,均有论述。尚有《杨子建七说》,早佚,其佚文于《产育宝庆集》中尚可见到。
杨开泰
清代医家。字万新,浙江诸暨人。精于医,尤对儿科擅长。有感于痘有专科,而疹少成书,贻误病儿,甚至不起者,亦复不少。于是专门拜萧山谢、沈两治疹名家为师,并获谢氏之《瘄子要领》、沈氏所传《郁氏遗书》,两书详略不同,互相补充,遂将其合而为《郁谢麻科合璧》,为治疹症之专着,甚多刻本及翻印本行世。
杨浚
清代医家。履贯欠详。尝辑《蓄艾录》一卷,未见行世。
杨俊
明代医家。履贯未详。尝着《杨氏方》十二卷,未见行世。
《杨敬斋针灸全书》
针灸著作。二卷。又名《秘传常山敬斋杨先生针灸全书》。原题陈言撰(实系托名著作)。刊于1591年。本书内容与徐凤《针灸大全》基本相同,仅各节的编排次序互有先后。根据本书原刊本在文字校勘上颇多错讹来看,似较徐书晚出。但本书却增入各种病证的针穴图达104幅之多,具有一定的特色,从而提高了该书的价值。1949年后有影印本。
杨介
宋代医家。字吉老,泗州(今江苏盱眙)人,系世医出食,尝以“理中汤”愈宋徽宗之脾疾。崇宁年间,当地有刑犯处决,郡守李夷行遣医生及画工剖尸体胸腹,将所见绘成图形。介以此图与古书相校,并绘成新图;另取烟罗子所绘之图,加以认真修改,加上十二经图,绘成《存真环中图》,存真指内脏,环中指十二经图,实我国古代不可多得之解剖图,可惜已佚。另着有《四时伤寒总病论》,或称《伤寒论脉诀》,亦不存。
杨杰
明代医家。履贯欠详。着有《医论解》,未见行世。
杨济时(1522-1620年)
明代医家。字继洲,三衢(今浙江衢)人。世医出身,其祖父曾在太医院供职,并着《集验医方》。幼习举子业,博学能文。后改习医,尝任职太医院医官。家藏医书甚多,暇时即研习医理,治病辄效。行医数十年,尝因治愈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之痿痹而医名益彰。撰成《针灸大成》,赵文炳属晋阳人靳贤为之选集校正。此书以杨继洲之《玄机秘要》为主体,加以增广汇编。书后附按摩法。甚行于世,且已有日、法、德文译本,有国外影响。
杨弘斋(1891-1971年)
现代医家。字敏德,江苏高邮人。从医五十载,善治外证,常以膏药贴治多种内外证,撰有《疡科一得》,为论述其心得之医学经验杂谈。
杨恒山
明代医家。履贯未详。精于医道,于《伤寒论》颇有研究,尝撰有《伤寒宗陶全生金镜录》一书,未见行世。
杨和
清代医家。字育龄,号燮堂,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家为世医,和继承家业,精于儿科,尤擅长痘疹症。主张严格辨证,力斥痘症为热毒宜用凉剂之议。其治痘效如桴鼓,延诊者竟无虚日。着有《燮堂医案》、《幼科秘旨》、《订正秦昌遇幼科折衷》,后二书未见行世。其子杨子衡传其业。
杨归厚
唐代官吏。知医。里贯未详。尝任凤州司马、虢州刺史。兼知医术,尝辑有《产乳集验方》,计收方九百一十一条,该书已佚。
杨广(569-618年)
即隋炀帝。一名英,系隋文帝之次子,政治上系腐朽之君王。尝编撰《四海类聚集要方》三百卷,惜早佚。
杨光庭
清代医生。山西永济县人。精于外证,且善用针法治病,奏效快捷。与其族人杨玉干皆为邑中名医。
杨拱
明代医家。衡州(今属湖南衡阳)人。尝受陈使君燕野之命而集成《医方摘要》十二卷,书中以病类方,未附方剂,对于病证之机理、方药,均有明确而简易之叙述。
杨馥樵
清代医家。履贯欠详。字舒和,浙江杭县人。与潘辉墀合辑《经验良方》,另有《凡方二百种》,现有刊本行世。
杨凤庭
清代医家。字瑞虞,号西山,新都(今四川)人。初习儒,天资聪颖,过目成诵,天文地理,无不精通。为人疗病,应手辄愈,活人颇众。尝着《失血大法》、《弄丸心法》等行世。另有《女科枢》、《分门辨证》及《脾胃总论》等,未见行世。
杨得山
清代医生。字峻峰,履贯欠详。尝任太医院八品吏目。
杨得春
明代(?)医家。履贯欠详。尝着有《疡科通玄论》三卷,未见行世。
杨旦升
清代医家。字旭东,四川梁山县人。尝摘取《伤寒论》、《本草纲目》、《景岳全书》中有关内容,编成《杨氏提纲医方纂要》,内述阴阳、五行、脏象、四诊、诸科病症等,后且有附方及辩证。现有刊本行世。
杨大邺
宋代(?)医家。履贯欠详,著述较多,计有《婴儿论》、《五脏论》、《三十六种风论》、《产后十九论》、《小儿方术论》等,惜均未见行世。
杨大烈
①清代医生。山西长治县人,其父杨录章为邑中外科名医,大烈继承家业,亦为名医。
②清代医生。四川彰明县人,幼即聪颖,过目不忘,勤研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奥秘,为当时良医。
杨崇魁
明代医家。字调鼎,号搜真子,清漳(今属河北)人。尝着《本草真诠》一书,现有刻本行世。
杨乘六
清代医家。字以行,号云峰,西吴(今浙江湖州)人。精于医,尤对脉诊最为擅长,撰《临证验舌法》,系以病证之阴阳、虚实、脏腑配方主治立篇,书中有方43首;另辑有《医宗己任篇》,系集高鼓峰之《四明心法》、《四明医案》,吕用晦之《东庄医案》及董废翁之《西塘感证》四种而成。
杨斌
清代医家。字全臣,山西猗氏县人。先习儒,后以父病而改习医,研读《内经》等经典,终成名医。尝着《类方三订》、《病机总鉴》等书,未见行世。
杨贲亨
明代医生。江西鄱阳县人。治病多奇效。善用心理精神疗法。如某显贵因目障求治,贲亨谓目障无碍,所惧者股毒发作耳,显贵竟日注意其股,未几日,目障已愈而股亦无恙。贲亨云此乃引火下降。
阳中之阴
阴阳学说内容之一。即阳性事物中再分阴阳的阴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日中至黄昏,天之阳,阳中之阴也”。“背为阳,阳中之阴,肺也。”参阳中之阳条。
阳泽
经穴别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即曲池。参见该条。
阳躁
病证名。因热盛而见躁急、躁动者。《赤水玄珠·烦躁门》:“阳躁者,烦渴欲饮,愤激躁怒,二便不利。经云‘诸躁狂越,皆属于火’者是也。”参见躁条。